首页 » 所有资源 » 文学经典 » 名家作品 » 茅盾文学奖第六届作品集《东藏记》
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
加上跑堂的大声吆喝,和门外冷风疾雨恰成对比。弗之微笑道:“这真是‘前方吃
紧,后方紧吃’!”三人要了简单的饭菜,快要吃完,见邻桌人在吃烤鸭,都想起
北平的烤鸭和美味的鸭架炖白菜汤。子蔚道:“我们问一下有没有这个汤,想来不
会太贵。”因他们所食简单,跑堂的心怀轻视。这时,把眼一瞪,把手中抹布往肩
上一搭,说:“你又不吃烤鸭,哪里来的鸭骨头!用别人吃剩的,你又不答应。”
三人无语,相顾一笑。这时从里面走出一个人,穿着蓝布长衫,甚是整洁,走过时
突然站住,叫了一声:“这不是老爷么!”原来是孟家的厨师柴发利,他抢步上前
就要跪倒行礼,弗之忙站起扶住,说:“你怎么来了,什么时候来的?”柴发利又
见过秦、萧两先生,说:“我离开北平已经几年了,先在桂林开了个小饭馆,桂林
吃紧时,我就跑出来了,就在这家饭馆做点事,想安顿得好一些再去看老爷太太,
免得为我操心。”那伙计说这几位客人要吃鸭架汤,柴发利说,这有什么,到厨房
转了一圈,一会便端上一盆飘散着热气与香味的鸭汤。弗之要柴发利坐了说话,柴
发利不敢坐,站着说了些路上情况。他来时还算好的,现在更艰难了。可谁也不愿
意当亡国奴,有点力气的都要逃出来。路上的艰难几天也说不完。他站了一会,说
现在要去谈一件生意,过两天就去请安,问清地址先别去了。

子蔚道:“柴发利从来就是个能干人。”弗之微叹道:“他说怕我们为他操心,
看来是他为我们操心了。”一时饭毕,雨已停了,三人走出,迎面只觉寒风扑面,
是秋已深。一路见一群群人面目黑瘦,拖儿带女,背着大包小包,正是新到的难民。
翠湖旁,桥边柳下也有难民或坐或卧,两个小儿大概有病,不停地啼哭。一个母亲
第 421/425 页  
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