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所有资源 » 文学经典 » 名家作品 » 茅盾文学奖第六届作品集《东藏记》
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

她们出大西门,到凤翥街,这时正有晚市,街道两旁摆满菜挑子,绿莹莹的,
真难让人相信是冬天。连着好几个小杂货铺都摆着一排玻璃罐子,最大的罐里装着
盐酸菜,这是昆明特产,所有女孩子都爱吃。风干的大块牛肉,称为牛干巴的,搁
在地下麻袋上。还有刚出锅的发面饼,也因学生们喜爱,称为“摩登巴巴”。伙计
很有滋味地吆喝着这几个字:“摩——登——巴——巴——哎。”街另一头的糯米
稀饭挑子也在喊:“糯——米——稀饭——”,调子是“ 1—— 3—— 2—— 6”,
两边似在唱和。铺子、摊子、挑子点着各色的灯,有灯笼,有电石灯,有油灯,昏
黄的光把这热闹的街调和得有些朦胧虚幻。

人们熙熙攘攘,糊涂一片,像是一个记不清的梦。峨、嵋只好放慢脚步。好在
街不长,一会儿便穿过,然后是一条特别黑的街道,峨邀嵋作伴,主要是因有这一
段,这里让人不由得想到乱葬岗子。再横过城外的马路,就是新校舍的大门了。门
里是一条直路,两旁是一排排房屋,黑暗中看不清楚,倒是觉得很整齐。路上来来
往往的年轻人,大都是疾走如飞,不知忙些什么。

峨拉着嵋进了一间教室,已经有十来个学生了。这里灯光也不亮,电灯和油灯
差不多。峨示意嵋坐在后面,自己和同学们坐在一起。刚坐定,教课的美国教师夏
先生进来了。

第 15/425 页  
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