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所有资源 » 文学经典 » 名家作品 » 茅盾文学奖第五届作品集《抉择》
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
  也唯其如此,才让李高成越来越感受到一种撕心裂肺般的内疚和难以言表的痛心。

  “你到底有啥事么?”看着他好久一声不吭,她脸上渐渐显出一种警觉的样子来,“是不是她也欠……”

  “不不,是我欠她的,我是实在不知道你家出了这么大的事,你看这样好吗?我把我的电话号码给你们留下来,等她回来让她给我打个电话。”他一边说着,一边掏出笔来很快写下了家里和办公室的电话号码,同时也写上了自己的名字。交给她时他问道,“你婆婆身体还好吗?”

  “唉,就那样,时好时坏的。我们做小辈的也劝不下,公司里不景气,我家那口子也是死吃一口的货,到现在了也是天天上班。天天上班也一样,快半年了也没发一分钱的工资。眼下又添了这么一口子,又出了这么大的事,欠了一屁股的债,没法子,就由着他们吧。前年去年的还能种人家两亩地,多多少少还有点受益,至少粮食啦菜啦的不太发愁,今年人家把地都收回去了,说是有了新的政策和规定,不再让种了……”

  “种地!”李高成有些吃惊地问,“种什么地?”

  “就这附近农民的地呀!如今好多城郊的农民都靠这靠那的富啦,嫌种地不赚钱,就让我们这些没本事没出息的工人给种了,反正荒着也荒着,让我们种了,多多少少给点就行。于是我家婆婆就种了人家两亩多地,累是累点,可菜啦粮食啦的,也就差不多够啦。在人家看上去不算啥,在我们这些人看来可是一大笔收入呀。我们公司里的好些人都这样……”

  夏玉莲的儿媳妇轻轻松松地说着,李高成却听得目瞪口呆。原来是这样!他以前也看过这一类的报道,好像还有什么报纸和电视把这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肆宣传,以证明这是改革带来的一种令人欣喜的新景观,城市的姑娘嫁给农民,农民的土地承包给工人。当时连他也觉得这确实非常有意思,但却没想到竟会是这样!

  “……那你婆婆现在在哪儿上班?”李高成感到夏玉莲的儿媳妇话里有话,不禁又问起了夏玉莲的情况。

  “她那么大年龄了,还能去哪儿上班。其实也挣不了几个,一天没明没黑地干十多个小时,一个月才给她二三百块钱。给人家一个让私人承包了的纺织分厂干临时工,像那样的黑厂,招的都是农村的临时工,明明知道那是个宰人的地方,可就是劝不下她,真的是没法子……”

  “不都停工停产了么,怎么还有私人承包的分厂在干活?”

第 238/484 页  
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