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你的文章我都看过了,你多次引用马克思的怀疑精神,以此与同样是马克思的造反精神作比较。这种危险的政治游戏到此可以停止了。"
"你没有理由扼杀我的思考。我好不容易有了一点自己的思想,想用自己的头脑说一点自己的话,就像当年的毛主席和他的同学办《湘江评论》时一样。难道让一切都在真理的法庭上经过检验,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来源吗?"
小小的火团不时映到他眉间的那粒红病上,使他看上去那么英俊,充满生机。得茶说:"看来这一段时间你开始读书了。"
"从妈妈去世之后我就开始读书,从北京回来后我就更加想多读一点书。我正在通读马列全集。"
"你在冒天下之大不题啊。"
"我不明白你的意思。"
"你可以读书,可以思考,但你不应该要求对话,更不能抗议。"
"我没有抗议,我拥护科学共产主义,拥护马克思主义,我也不反对这场文化革命。可是我反对唯出身论,反对文攻武卫
"你知道这是谁提出来的——"
"反正不是毛主席提的!"
得茶站了起来,真想给这个固执的早熟的弟弟一掌,让他清醒清醒。可是他又能够说什么呢?不是他自己已经陷进去,而是整个国家、整个民族,都在没有精神准备的前提下陷了进去,行动风驰电掣,思想被远远地甩在后面。而得放,刚刚发现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思想的萌芽,就急于发言。这里有多少是少年意气,又有多少依然属于盲动呢?所有这些话,几乎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,他只能语重心长地交代弟弟,不要再继续干下去了,更不要把别人也扯进去。但得放显然误解了他的话,他轻蔑地说:"你放心,我不会把你扯进去的。我知道你现在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。"
脸盆里的余火全部熄灭了,两兄弟站在这堆灰烬前,他们痛苦地发现革命在他们兄弟之间发生的作用——革命的最伟大的口号,是让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,结果革命却不但没有使他们兄弟融合,反而使他们分裂了。
此刻得茶皱着眉头问:"得放不在家?"见叶子摇头,就说:"奶奶你在巷口守着,暂时别让得放回家。他要来了,让他在巷口等我。按道理他今天一定要来的。"
叶子听得眉毛都跳了起来,拉着得茶的袖子,问:"怎么回事啊,布朗跑掉了,现在又不让得放进家门,你们都跑光了,我这个老太婆还活着干什么?"
嘉和就朝得茶摇摇手,一边安慰着叶子说:"没啥事没啥事,今天是中秋,得茶有点时间,过来看看二爷爷。嘉平怎么样,家里的事情他知道吧?"
叶子一边带着祖孙两个往院子里走,一边说:"大字报都贴到墙头了,他能不知道?不过他倒沉得住气,叫我把他弄到院子里去,说是要看看天光,小房间里憋气死了。"
果然,嘉平没病一样,躺在竹榻上,在院子当中大桂花树下摆开架势,榻前一张小方凳上还放着一杯茶,见了嘉和笑说:"真是不凑巧,多日不见大字报,昨日夜里又送上门来了。"
他指了指小门口贴着的大字报,又用手指指凳子,让他们坐下。
嘉和却是站着的,说:"大白天的,当门院子里坐着,怎么睡得着?坐一会儿我还是陪你进去休息吧。"
嘉平倒是气色不错,笑笑说:"这是我家的院子,现在弄得反倒不像是自家院子了。他们上班去了,我得过来坐坐,老是不来坐,真的会把自己家的院子忘记掉了呢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