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和看着这二十几岁的大孩子,心里真是担忧,他想,一把窑窑安排好,他就立刻回来帮助这个外甥。他要把相信他的晚辈们一个个地料理好,他才能够死得瞑目啊。他语重心长地对布朗说:"布朗啊,我这次回去,想把你和你爸爸安排得近一些,你常常能够见到他。你说好不好?你是男人,大男人,是山里来的,也是城里来的,你要懂得什么是忍,什么叫咬着牙挺过去。大舅想一个一个地替你们把事情做好,你说好不好啊?你看,窑窑最小,得先安排他。是不是?布朗,你是听话的好孩子,你让大舅喘过一口气来好吗?"
嘉和是想教诲外甥的,但他的声音已经那么凄婉,几乎接近于哀求,那是心力接近交瘁时的一种自然反应,是在最亲密的人面前不需要任何隐瞒时的自然流露。大舅那只断了小手指的传奇的左手,搭在布朗的肩上,微微地抖动,布朗惊呆了。回杭州这些年,大舅在他心目中,德高望重,举重若轻。他今天这样说话了,我小布朗还是一个人吗?他双手举起大舅的这只手掌,劈面就给自己两个大耳刮子,那声音响得窑窑一个胆颤抱住爷爷的大腿。然后,布朗二话不说,跳上车就发动了汽车,一声不吭地开足马力,向东天目驶去。布朗将他们平安送至目的地,才独自回城。
现在,在一场惊吓之后,孔庙的黄昏终于降临了。
这是一个美丽的黄昏,斜阳西照,把庙堂翘檐拉出了长长的影子,如今的孔庙当然不再被叫做孔庙,也断然不再有抗战前汉奸未拆之时那么壮观,但依旧还保留着夫子的气息。队长独自走过那圆柱排起的长廊,那大石板一块块地依旧铺在地上,没有被后来的大众化的水泥取代。院子里有松有柏,有被填埋的月池,现在很安静,白天却乱作一团。一个小反革命不见了,这件事情直到快吃午饭的时候,才被值勤的班长发现。问题很快查清,厕所旁边有个通往外面的大客沟洞,没有盖盖子。只有一种解释,孩子上厕所,不小心掉了下去。队长亲自带着人下去捞,什么也没捞上来。大家烯嘘的啼嘘,检讨的检讨,孩子们重新被关进了二道门内,大气不敢再喘。队长到局里紧急汇报,又来了几个人,看了看周围环境,说:"早就说要搬,怎么就磨蹭到现在?"
队长心里沉重,他不知道这件事情会对他有什么影响,军职的升迁可不是闹着玩的。遥远的北方山中那烛光下的妻儿老小的面容,凄凉地浮现在眼前,他原本可是打算坚持到十五年之后让妻子随军的啊。这么想着时,他听见刷衣服的声音。他抬起头来,那个让他刹那间心猿意马的女人正在埋头刷洗衣服。他踱到她身边,看了一会儿,摸了摸那块大石板,说:"这里还有不少这样的大石头。墙角里、大殿后面都有,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搬到这里来的。"
"有八百多年了吧,"寄草说,"你看这块石头,吾善养吾浩然之气。皇帝写的。"
真的?队长表示怀疑,这女人点点头,当然是真的,我和这个孔庙是什么关系?我义父就是死在这里的,就是撞死在这里的石板块上的,也许,就是撞死在这块石头上的。你听说过我义父吗?
队长惊异地问:你义父就是那个姓赵的,赵寄客就是你父亲?我们刚进来时就作为革命故事教育战士呢,是你的义父?那你是谁?你和那个杭嘉和是什么关系?你是他的妹妹?啊,我明白了你是谁。我现在全部明白了。
他们俩就在暮色中沉默了一会。片刻,寄草说:"喝杯茶吧。"
她又为他冲了一杯香香的浓茶。他捧过来,恼了一口,说:"喝你们杭家人的茶,不简单啊。"
寄草一边继续洗衣服一边说:"喝了也就喝了。"
队长往不远处那个没盖上的管沟洞看一看,说:"可惜那孩子死了。"
"死了,对你来说,总比这孩子逃出去要好,是不是?"寄草继续洗着衣服,像是拉家常一样地说。
队长怔了一下,他再一次掂出了这杯茶的分量。默默地再喝了一口,说:"明天我们就撤离这里了。"
"懊,"寄草吃惊地抬起了头,"那么快?"
"早就这么议着,这些孩子虽然都还小,但都是有现反记录的,关在这个大院里犯人不像犯人,劳改不像劳改,怎么办?明天就搬到正式的劳改农场去了。"
寄草看了看国门用B里面还有一群孩子,她突然一扔刷子,说:·'可怜!"
队长摇摇头:"这孩子死了,死得真是时候。哎,我走了,喝你们杭家人的茶,可真不简单。"他又强调了一句。
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走了,走进了那扇小国门。寄草明白他跟她进行了一番什么样的对话。
夜色降临到了从前的孔庙之上,黑暗重新笼罩了这块土地,寄草长长地松了一口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