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所有资源 » 文学经典 » 名家作品 »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三届《都市风流》
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
  “一定要顶住,一定要顶住。你估计北线有多少人?”总指挥对着对话机讲。
  “说不清呀,如果不增加人,我们很难顶住,我们绝对顶不住了……”
  总指挥的衣服顿时被汗水浸透了,他在四条警戒线上部署了两个连的兵力,都没能守住。这位一直担负全市性大会组织工作的市政府秘书长,预感到自己将犯下严重失职的错误。西线告急,东线告急,北线眼看要突破,现在,他又从哪儿去调人……他负疚地把目光投向市长。
  无线对讲机传出的声音,高伯年和阎鸿唤都听到了。
  “鸿唤,这么重大的事情,昨天,你应该周密布置一下,怎么能出这种乱子?”高伯年立即表示出不满。这绝不是阎鸿唤粗心和缺乏经验,而是他的心思没用在这儿。
  阎鸿唤确实没有估计到群众对通车典礼,怀有如此巨大的热情。
  “您的意见?……”阎鸿唤问高伯年。
  高伯年看了一眼身边的副总理,然后果断地对阎鸿唤说:“肯定有坏人捣乱,让保卫人员抓几个人,制止住。”
  “抓人?这怕不妥。”阎鸿唤没想到高伯年竟提出这种意见。“不能抓人。这是群众的热情,环线是全市人民建的,他们是道路和大桥的主人。”
  副总理表示赞同:“让主人们进来吧。今天不仅是环线通车的日子,也是‘五一’劳动节,我们应该和群众一起来分享获得劳动成果的喜悦。”
  “那安全问题……”高伯年仍有些担心。
  “伯年同志放心吧。”中央书记处书记笑了。
  市政府秘书长下达了命令,除道路两侧和大桥各口的警戒人员外,其他警戒线全部撤除。
  成千上万的群众沿着大道两侧的边道,拥到大桥下面,顷刻间,光明桥的桥身四周,汇成一片沸腾的海洋。
  万家福和张义兰随着人流来到大桥下面。
  “义兰,我家的屋子就在这。”万家福指指脚下的水泥地面。
  “瞎说。”张义兰不信。
  “你不信?我有参照物。你看,对面那座黄山大楼,我们屋正对着那扇窗户。”
  “真的?”张义兰兴奋了,“快快找找我们家的地方,我们家正对着我哥要住的那套房子。”
  万家福嘬嘬嘴,“将来能住黄山大楼倒不错,守着光明桥,环境多好。看来,怎么变也是你哥这样的人吃香。”
第 242/260 页  
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