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所有资源 » 文学经典 » 名家作品 »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三届《金瓯缺》
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
秦桧一看王氏似真似假,防她真的做出来,急忙一缩手,把本子藏进怀里,连声说:
"撕不得,撕不得!"
"什么阿堵物儿,值得如此大惊小怪!"王氏益发作态,要去抢那经折儿,"俺偏要撕,看你又待怎样?"
"痴婆子懂得什么?"秦桧在心里恨恨地骂.
结婚三年,在秦桧心目中,王氏早已失去吸引力."痴婆子"就是秦桧给她内定的封号.不过她毕竟是宰相之后,即使夫妻相骂起来,也是齐大非偶.他必须做到她祖宗的官儿,取得对等地位,才敢于把这个封号公开出来.
酸秀才出身、父亲做过一任小小知县的秦桧在社会阶梯上往上爬的时候,确实有一段不平凡的发展史.想当年,他在乡间当一名童子塾师,志量有限,那时的一首咏怀诗."若得水田三百亩,者番不做猢狲王."可见得胃口奇小.后来考中进士,选为密州教谕,也还是猢狲王的身分.一旦飞来横福,结了这门亲事,王氏送来的妆奁万贯,单单妆田一项,就不止良田千亩,总算是踌躇满志了.无奈水涨船高.区区的三百亩,已经不在他的话下,还是仰仗王家的荫庇,三升两摇,选到京师来当太学正.这已经给他开辟了一个光明的前景,可是总摆脱不了猢狲王的命运,太学生虽是学生中之"太",毕竟也还是一群大猢狲."俺秦桧之胸罗甲兵,心怀大志,拥黄扉之才,具瑚琏之器,难道就在这太学里虚度一生不成?"这时秦桧的志量、口气已非畴昔可比,他下了决心,顶少也要做到岳祖的位分儿,才算是扬眉吐气,区区学正,算得什么.他打定主意,除了仰仗亲戚的照顾外,还得自己下功夫,闯出一条道儿来才行.
现在他想出来的办法就是一条最稳妥、最可靠的道儿,其奈"痴婆子"不喻何?他只得开导她:
"俺家的功名富贵,"他指着经折儿,"全靠在它身上了.娘子一时性起,把它撕了,岂非自绝富贵之路?"
"什么小本本,就是俺家的富贵之路?"王氏听丈夫说得如此郑重其事,不禁有些将信将疑起来,嘴里嘟哝道,"化五百个小钱,叫翁顺到马行街南纸铺去走一遭,就好装它一大袋回来.俺拿来盖成菜缸,还赚它太小,不顶用呢!"
"痴婆子,痴婆子!"秦桧连声在心里骂,认为她确实当得这个封号而无愧.表面上却露出得意的神色,指着经折儿说,"娘子不稀罕它,王太宰可真把它们当作宝贝哩!日前发遣那个瘟官,王太宰靠的就是它,不然,哪里知道是太学生替他起的稿?太学里那些大大小小猢狲的帐,全都记在上面.一旦朝廷要发落行遣,凭着俺这几本小小的经折儿,却不是按图索骥,一索即得?你道俺每夜写到深更半夜的,单单就为是在那上面练蝇头小楷?"
秦桧一语道破天机,把王氏乐得从脚底心一直痒到头顶皮.
原来王氏是熙宁年问宰相王珪的孙女,又是当朝权贵童贯的干女儿,奕世富贵,自幼就出入权豪之家,耳濡目染,深明怎样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取得富贵之道.自认为在这方面比起酸秀才出身的丈夫来要高明几倍,谁知道丈夫奇兵突出,使用的方法比她娘家心传的家法要直捷得多,有效得多,怎不叫她惊喜欲狂,拍案叫绝!真不枉嫁了他.想当初.她父亲独独挑中了这个女婿,还和母亲争闹过一场,她自己也深感委曲.不料今天发现他具有如此的才情,这才使她深深钦佩父亲的独具只眼,母亲虽然偏向自己,终究不过是妇道人家的见识罢了.
其实用"怀中记秘"或者称为开黑名单的办法来博取富贵,是古已有之的老办法,秦桧绝不是它的首创发明者,秦桧以后也没有断种绝代.王氏一时见不及此,根本不值得这样大惊小怪.
寒门出身的秦桧有他自己的一套升官哲学.他比不得他的舅爷们那些纨绔子弟、膏梁世家,既要高官厚禄,又怕动手动脑筋,闭着眼睛,躺在榻上,富贵也会自己送上门来——他们早已堕落成为鼻涕虫.秦桧虽然也要依靠亲戚的照应,却瞧不起他们的阘茸无能、无所作为.他雄心勃勃,壮志凌云,发誓要出人头地.他是勤勉的,肯动脑筋肯动手,只要对自己有一点儿好处,哪怕动出脑筋来丢去许多人的脑袋,谁要对他议论纷纷,他不怕亲自动手剪去天下人所有的舌头,只要有朝一日,他手里掌握了这把剪刀就行.
他已经获得初步成功,昨天在天汉府桥太宰府门口出来时,碰到内押班张迪.张迪居然垂青,撩起肩舆的帘儿向他勾一勾头.这一勾非同小可,比他两位内兄的照顾,其价值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,他心里明白,这些经折儿的作用,已经透过脾胃,直达心肺了.
在官场中还算是初出茅庐的秦桧,一出手就显得他头角峥嵘,洵非凡品.只是以后复杂的经历,把他锻炼得更加炉火纯青,更加深沉不露而已.
①宋朝时有人在身体上制绣花纹,在一定的时期中举行竞赛,定出甲乙,称为赛锦体.
②勾龙太渊绍兴间入内廷供奉.因避赵构讳,改为龙大渊.
③唐朝文学家张说封燕国公,同时的苏颋封许国公,当时朝廷重要文件,多由二人草拟,称为燕许大手笔.
第二十章
第 187/377 页  
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