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竞争上了;可到老了的时候,瞧,就又能差不多了,又一块儿玩,
一块儿聊……
澹台智珠这么胡思乱想著,走过了 「马凯餐厅」,走过了烟袋斜街
街口,走过了百货商场,一直走到义溜胡同边上了,才猛地清醒过来
——啊,我是来找公用电话的啊,怎么竟把自己火烧眉毛的事情撂一
边去了!
义溜胡同旁边,是地安门邮局的报刊杂志门市部,也兼卖供应集
邮爱好者的成套邮票。澹台智珠发现自己陷在了一群青少年居多的「邮
迷」中。她早听说这二年兴起了 「集邮热」,几乎每发行一套新票,人
们都要抢购一通。老实人天不亮就到邮票发售处排长队,刁钻鬼想出
许多种办法 「捷足先登」,竟有一买就买几十元上百元的,据说有的十
几岁的中学生,也一买就至少是一个 「大全张」;跟邮局里的营业员熟
识时,买零票能得著 「边票」(带印张边缘部分的邮票),「边票」当中
又有什么「色谱边票」、「署名边票」、「编号边票」……也不知道都图
的是什么?难道真是为了欣赏吗?为了艺术吗?看来不少人是把邮票
当成了 「不会贬值的信用券」、「利息最高的储蓄单」,有的人简直就是
为了倒买倒卖,从中渔利。一张刚从门里面买下的新票,一出门就能
八分的卖一毛五,一毛的卖三毛——因为外面总有懒得排队而获票心
切的「邮迷」。真不象话!听詹丽颖说,同院那位不常回家的慕大夫,
也是个 「邮迷」呢,难道她也会拿著个集邮本儿,站到这种人群当中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