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所有资源 » 人文资讯 »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二届 《钟鼓楼》
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
惊…… 「幸福的今天和美好的明天」?这对她不啻是一个辛辣的讽刺!
她再定一定神,才发现那幅宣传画的主题不过是「一对夫妇只生一个
好」。她苦笑了。
「哟,这不是智珠吗?你这是到哪儿去呀!」她听见一个声音呼唤
著她,偏过身一看,原来是同院的邻居海老太太。海老太太住在院内
北边的西耳房中,她过继的一个孙子海西宾住院内北边的东耳房中,
祖孙二人相依为命。海老太太彼时正坐著自带的小马扎,在鼓楼墙根
下晒太阳。那里每到晴和的冬日午后,便有住在附近的一些老人聚在
一起晒太阳。老头子居多,老太太较少,他们一般都自带坐具。有的
还带著鸟笼,没有地方悬挂,便托在手中,累了,便站起来,垂下鸟
笼前后晃动,原地 「遛鸟」。也有带象棋来的,棋盘往地下一铺,便俯
首鏖战起来,不仅交战双方聚精会神,就是观战的,也完全忘却了身
后大街上的车水马龙。更多的自然是有一搭没一搭地扯闲篇,也有兴
致高起来,或扬声侃侃而谈,或执意抬扛不止的。在北京的许多街道
上,都有这种老人聚会的角落,类似西方的 「老人俱乐部」,或「老人
公寓」中的 「公共起坐间」。他们构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、也相对稳定
的 「社会生态岛」。没有进入他们行列的壮年、青年、少年、儿童,虽
然时常从他们的 「岛屿」边缘驶过自己的 「生命之船」,对他们却大都
视而不见、听而不闻。比如澹台智珠,就始终没有意识到这个鼓楼根
下,有著这样一个定时浮现的「人海孤岛」。
第 277/494 页  
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