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» 所有资源 » 人文资讯 » 茅盾文学奖作品集第二届 《钟鼓楼》
跳转 放大 缩小 全屏 朗读 设置
亲戚……她心中不免为侄女抱屈——头轮喜酒,怎么就来了这号人
物?新房中摆桌子时,她执意要 「全桌全椅」,就是不能让桌子一边挨
著床铺、以床当座儿,结果孟昭英不得不再临时去向邻居们借凳子。
关于是铺著桌布摆席好,还是撤下桌布摆席好,她本来并无定见,但
当薛大娘说了声 「撤下那桌布吧,那塑胶玩意儿怕烫!」她便立时假笑
著,扬声纠正说:「不能撤!瞧那桌布上的大朵红花多喜幸,铺著摆席
吧!」她这天原是扮演站在女家立场 「挑眼」的角色,这是北京市民婚
嫁风俗中照例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角色。她想到潘秀娅嫁了以后,她那
个家族已无女可嫁,因此对正在扮演的这个角色格外珍视,就如一位
向观众进行告别演出的著名演员,她既有驾轻驭熟之感,也有「美人
迟暮」之慨。「哟——」她又发现了男家一项本不应有的疏忽,立即向
薛永全提了出来,「这俩果盘倒挺是样儿的,可那果子能这么摆吗?」
薛永全一听就明白她的意思,立即调整五斗橱上的两个果盘——原来
每个盘里都各有梨和苹果,无意之中竟隐含著 「离分」(梨分)的凶兆;
调整为一盘梨一盘苹果以后,似乎便合情合理了。七姑心里也暗暗计
算著究竟到了多少人,可人们处于流动状态,她也总得不出个准数儿
来。
倒是帮著弄菜的路喜纯,冷眼旁观中统计出了第一轮两桌婚宴的
总人数,计:主方六人 (应为七人,不过薛纪徽仍未到来),客方十三
人;总共十九人中,成人十五人,儿童四人。
第 175/494 页  
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添加书签下载收藏